女性壓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現為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出現不自主漏尿。壓力性尿失禁的典型癥狀有腹壓增加時漏尿、尿急感輕微或無、漏尿量較少等,可能與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約肌功能減退、妊娠分娩損傷、肥胖或慢性咳嗽等因素有關。
1、腹壓漏尿
患者在腹壓突然增高時出現尿液漏出,如跳躍、跑步、提重物等動作。這是由于盆底肌肉群支撐尿道位置的能力下降,導致尿道閉合壓力不足。輕度患者僅在內褲上發現少量尿漬,嚴重者可能出現持續滴漏。盆底肌訓練和生活方式調整有助于改善癥狀。
2、無急迫感
與急迫性尿失禁不同,患者通常不會伴隨強烈的排尿欲望。漏尿前無膀胱充盈感,漏尿后膀胱仍可能存有較多尿液。這種特征性表現與膀胱逼尿肌過度活動無關,而是尿道固有括約肌缺陷或膀胱頸下移所致。生物反饋治療和電刺激療法可能對部分患者有效。
3、體位相關
癥狀在站立位時更易誘發,平臥位時減輕。部分患者僅在特定體位如彎腰、爬樓梯時出現漏尿,這與腹腔壓力傳導至膀胱的力學改變有關。長期腹壓增高職業如重體力勞動者癥狀可能加重,需避免持續負重并控制體重。
4、夜尿少見
多數患者夜間不會因尿失禁醒來,這與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病機制相關。睡眠時腹壓變化較小且盆底肌處于放松狀態,尿道阻力相對較高。若合并夜間尿失禁需警惕混合型尿失禁可能,需通過尿動力學檢查明確診斷。
5、伴隨癥狀
可能合并陰道前壁膨出或子宮脫垂,表現為會陰部墜脹感。長期漏尿可導致會陰皮膚濕疹或尿路感染,出現局部瘙癢、灼痛等癥狀。嚴重者需考慮尿道中段懸吊術等手術治療,輕度患者可通過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
建議患者避免攝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質,控制每日液體攝入總量。穿著透氣棉質內褲并定時排尿,每次排尿后從前向后清潔會陰。肥胖者需通過飲食和運動減重,慢性咳嗽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癥狀持續或加重時需就醫評估是否需藥物如米多君治療,或選擇無張力尿道吊帶手術等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