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糖耐量偏高可通過飲食調整、運動干預、血糖監測、胰島素治療、定期產檢等方式治療。孕婦糖耐量偏高通常由激素變化、體重增長過快、家族遺傳、胰島素抵抗、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原因引起。
1、飲食調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糙米、全麥面包。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優先選擇綠葉菜和十字花科蔬菜。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將三餐分為五至六餐,避免單次攝入過多糖分。
2、運動干預:
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快走、游泳等。運動時間安排在餐后30分鐘,持續20-30分鐘為宜。避免空腹運動,運動時攜帶含糖食品以防低血糖。
3、血糖監測:
每日監測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不超過6.7mmol/L。記錄血糖數值與飲食、運動關聯性,發現異常波動及時就醫調整方案。
4、胰島素治療:
當飲食運動控制不佳時,醫生可能處方胰島素治療。常用胰島素包括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等。胰島素使用需嚴格遵醫囑,注射后按時進餐,避免發生低血糖。
5、定期產檢:
每2-4周進行胎兒超聲檢查,評估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監測血壓、尿蛋白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指標。孕32周后每周進行胎心監護,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窘迫。
孕婦需保持每日飲水1500-2000ml,避免含糖飲料。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類、禽肉、豆制品等。保持規律作息,保證7-8小時睡眠。心理壓力可能影響血糖控制,可通過冥想、音樂療法等方式緩解焦慮。出現持續高血糖或胎兒異常需立即就醫,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并發癥風險,規范的血糖管理可顯著改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