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是否需要拔除需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多數情況下,完全萌出且位置正常的智齒無需處理,但存在阻生、齲壞或反復發炎等情況時建議拔除。
阻生智齒是最常見的拔牙指征。智齒可能因頜骨空間不足導致橫向、斜向或倒置阻生,容易引發冠周炎,表現為牙齦紅腫、張口受限等癥狀。拔除阻生智齒可預防鄰牙齲壞和牙槽骨吸收。手術需由口腔外科醫生實施,采用局部麻醉下微創拔牙技術。
嚴重齲壞的智齒也需考慮拔除。當智齒發生深齲波及牙髓,或根尖周炎反復發作時,保留治療價值較低。這類情況常伴隨咀嚼疼痛、冷熱刺激敏感等癥狀。拔牙后可通過鄰牙功能代償維持咀嚼效率。
智齒冠周炎急性期需先控制感染。對于反復發作的冠周炎,應在炎癥消退后擇期拔除。急性期治療包括局部沖洗、使用甲硝唑等抗生素,必要時切開引流。慢性炎癥可能誘發頜面部間隙感染,需盡早干預。
少數情況下需評估手術風險。鄰近下牙槽神經管的低位阻生智齒,拔除前需拍攝錐形束CT評估神經位置。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控制血壓和心率后再行手術。術后可能出現暫時性下唇麻木,通常3-6個月可恢復。
建議每年進行口腔檢查評估智齒狀態。通過全景片可觀察智齒生長方向,對存在潛在問題的智齒可早期干預。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能降低智齒周圍軟組織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