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手術后出現的肉球可能是術后水腫、殘留皮贅或創面增生組織。主要有術后正常水腫、傷口愈合期皮贅、瘢痕組織增生、靜脈回流障礙、局部感染等因素引起。
1、術后正常水腫
痔瘡手術創傷會導致淋巴液回流受阻,肛周組織出現暫時性水腫。表現為柔軟無痛的半球形突起,按壓有凹陷,通常2-3周內逐漸消退。可通過高錳酸鉀坐浴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大便通暢減輕腹壓,避免久坐久站。
2、傷口愈合期皮贅
外痔切除后創面愈合過程中可能形成多余皮膚皺褶,稱為皮贅。質地柔軟呈皮瓣狀,可能伴隨輕微瘙癢,一般無須特殊處理。若影響清潔或產生不適感,可在術后3個月復查時考慮二次修整。
3、瘢痕組織增生
創面修復過程中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會形成硬結,觸摸有韌感可能伴牽扯痛。與個人瘢痕體質有關,早期使用瘢痕軟化膏,配合紅外線理療可改善。嚴重增生需注射糖皮質激素或手術切除。
4、靜脈回流障礙
術中損傷微小靜脈或術后血栓形成會導致局部淤血,形成紫紅色質硬包塊。需與血栓性外痔鑒別,通過多普勒超聲確診。輕度可服用地奧司明改善微循環,重度需行血栓清除術。
5、局部感染
創面護理不當繼發感染時,肉球表現為紅腫熱痛伴分泌物。需取分泌物培養后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克肟,配合甲硝唑氯化鈉溶液沖洗。形成膿腫者需切開引流,每日換藥至愈合。
術后應保持肛周清潔干燥,每次便后用溫水沖洗,穿寬松棉質內褲減少摩擦。飲食注意補充膳食纖維和水分,推薦火龍果、西藍花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日進行提肛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術后1個月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若肉球持續增大、出血或疼痛加劇,應及時返院復查排除復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