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聹栓塞多數情況下需要治療。長期不處理可能引發聽力下降、耳悶脹感甚至外耳道感染,但少量無癥狀的耵聹可自行排出。
生理性因素導致的耵聹栓塞通常與耵聹腺分泌旺盛有關。油性耳垢質地黏稠易堆積,外耳道狹窄或毛發濃密也會阻礙耵聹自然排出。這類情況可通過定期用溫水清洗耳廓、避免頻繁掏耳等日常護理預防。
病理性因素可能與外耳道炎、濕疹等疾病有關,通常表現為耳痛、瘙癢或滲出液。急性炎癥期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慢性反復發作可考慮硼酸酒精溶液軟化耵聹。對于合并真菌感染者,需聯合克霉唑乳膏治療。
存在持續耳鳴或眩暈癥狀時,提示栓塞可能壓迫鼓膜。兒童患者出現抓耳、哭鬧等行為改變,或糖尿病患者發生耳部不適,建議立即到耳鼻喉科進行專業清理。醫生會視情況采用耵聹鉤取出、負壓吸引或生理鹽水沖洗等方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