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腺瘤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規范治療實現臨床根治。直腸腺瘤的治療效果主要與病理類型、腫瘤分期、患者基礎健康狀況等因素相關,早期干預是關鍵。
內鏡下切除是直徑小于2厘米的非浸潤性腺瘤的首選方案,包括內鏡黏膜切除術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這兩種微創手術能完整切除病灶并保留肛門功能,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對于直徑超過2厘米或病理提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病灶,需考慮經肛門局部切除或直腸前切除術。
進展期直腸腺瘤可能伴隨便血、里急后重等腸道刺激癥狀,此時需聯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新輔助放化療可使腫瘤降期,提高根治性手術成功率。術后需定期進行腸鏡隨訪,建議術后第1年每3個月復查,2年內每6個月復查。
極少數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惡變的病例可能存在遺傳風險,這類患者需終身監測。若發現腺瘤復發或癌變跡象,應及時由結直腸外科醫生評估二次手術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