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子癢可通過抗組胺藥物、鼻腔沖洗、環境控制等方式緩解。該癥狀主要由過敏原刺激鼻黏膜導致組胺釋放引發,常見誘因包括塵螨、花粉、動物皮屑等。
抗組胺藥物能阻斷組胺受體減輕瘙癢,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口服藥物,鼻噴劑如氮卓斯汀起效更快。使用前需咨詢避免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
生理鹽水鼻腔沖洗可機械清除過敏原,推薦每日1-2次。沖洗時保持頭部傾斜45度,使用專用洗鼻器配合溫鹽水,注意水溫接近體溫避免刺激。
環境控制需減少接觸過敏原。臥室使用防螨床品,定期60℃以上高溫清洗;花粉季節關閉門窗并啟用空氣凈化器;寵物過敏者應限制動物進入起居區域。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40%-50%。
嚴重發作時可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但需嚴格遵醫囑控制療程。合并鼻塞者可嘗試偽麻黃堿類減充血劑,連續使用不超過7天。免疫治療適用于塵螨等單一過敏原致敏患者。
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黃綠色膿涕、面部疼痛時,需排除細菌性鼻竇炎可能。長期未控制可能引發哮喘、分泌性中耳炎等并發癥,建議過敏原檢測明確致敏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