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精癥通常表現為精液異常、生育功能障礙等癥狀,可能與生殖系統感染、內分泌失調、精索靜脈曲張、睪丸損傷、長期接觸有毒物質等因素有關。
1、精液異常:
死精癥患者的精液顏色可能發黃或呈現棕紅色,精液量減少,質地稀薄或粘稠度異常。精液常規檢查顯示精子存活率低于58%,或完全無活精子。這類情況需通過精液分析確診,并排查是否存在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生殖道感染。
2、生育障礙:
患者長期未采取避孕措施仍無法使配偶受孕,是死精癥最典型表現。部分患者伴隨性功能障礙,如射精無力、勃起硬度下降。可能與睪丸生精功能受損有關,需結合激素六項檢查評估睪酮、促卵泡激素水平。
3、局部不適:
約30%患者出現陰囊墜脹感或隱痛,久坐后加重。體檢可發現精索靜脈迂曲擴張,陰囊溫度升高。這類癥狀提示精索靜脈曲張可能影響睪丸血供,導致精子死亡,需通過陰囊超聲進一步明確。
4、全身癥狀:
部分患者伴隨乏力、腰膝酸軟等腎虛表現,或出現尿頻、尿急等泌尿系統癥狀。內分泌紊亂者可能有體毛脫落、乳房發育異常。這類全身癥狀多與垂體-性腺軸功能異常相關,需檢測游離甲狀腺素、泌乳素等指標。
5、理化因素暴露史:
長期接觸農藥、重金屬、輻射的工作人群,或患有腮腺炎性睪丸炎、隱睪癥的患者,精子死亡率顯著增高。這類患者睪丸活檢可能顯示生精上皮萎縮,需結合職業史和既往病史綜合判斷。
死精癥患者日常應避免穿緊身褲、泡溫泉等高溫環境,適量補充鋅、硒等微量元素。建議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飲食可增加牡蠣、核桃、西紅柿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若精液檢查持續異常,需及時到生殖醫學科進行染色體分析、Y微缺失檢測等專項檢查,必要時考慮睪丸穿刺取精或輔助生殖技術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