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甲減的飲食管理需重點關注營養均衡與甲狀腺功能支持。飲食調整需配合藥物治療,避免影響甲狀腺激素吸收或加重代謝負擔。
碘攝入需適量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元素,但過量可能誘發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海帶、紫菜等海產品每周攝入1-2次即可,避免長期大量食用。缺碘地區可選用加碘鹽,非缺碘地區建議咨詢醫生后調整。
限制致甲狀腺腫食物
卷心菜、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硫苷,可能干擾碘利用。建議焯水后食用,每周不超過3次。大豆及制品可能影響左甲狀腺素吸收,需與服藥間隔4小時以上。
保證優質蛋白與微量元素
雞蛋、瘦肉、魚類提供酪氨酸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每日應保證適量攝入。鋅、硒缺乏可能加重甲減癥狀,可通過堅果、牡蠣、動物肝臟補充,但需控制動物內臟每周不超過50克。
控制精制糖與飽和脂肪
甲減患兒易合并代謝紊亂,需減少糖果、糕點等高糖食品。奶油、肥肉等飽和脂肪可能加重血脂異常,建議用橄欖油、深海魚油替代部分食用油。
分餐制與水分管理
左甲狀腺素鈉需空腹服用,早餐前30分鐘服藥,服藥后避免立即飲用牛奶或豆漿。每日飲水1000-1500毫升,分次飲用避免加重水腫傾向。
長期未控制的甲減可能影響生長發育,若出現身高增長遲緩、骨齡落后或血清TSH持續異常,需及時復查甲狀腺功能并調整治療方案。飲食干預需在兒科內分泌科醫生指導下個體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