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產可通過臥床休息、抑制宮縮藥物、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等方式干預。先兆早產通常由子宮過度擴張、生殖道感染、胎盤異常、母體慢性疾病、多胎妊娠等因素引起。
子宮過度擴張是常見誘因,如羊水過多或胎兒過大可能刺激子宮收縮。建議減少活動并采取左側臥位,必要時使用子宮收縮抑制劑如鹽酸利托君。伴隨下腹緊縮感或腰骶部酸脹時需警惕。
生殖道感染如細菌性陰道炎或尿路感染可能引發炎癥反應。需進行白帶常規及尿培養檢查,確診后選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療。典型癥狀包括分泌物異常、排尿灼熱感,可能伴隨規律宮縮。
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需超聲確診。絕對臥床休息是基礎,出血量多時需輸血治療。典型表現為無痛性陰道出血或突發劇烈腹痛,可能伴隨胎心異常。
母體慢性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需積極控制原發病。血壓≥140/90mmHg或空腹血糖≥5.3mmol/L時需調整降壓藥和胰島素用量。可能伴隨頭暈、視物模糊或多飲多尿癥狀。
多胎妊娠子宮張力較高,建議28周后減少體力活動。出現10分鐘內2次以上宮縮時,可考慮使用硫酸鎂抑制宮縮。雙胎妊娠發生早產風險是單胎的6-8倍。
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孕中期可能出現無痛性宮口擴張。宮頸環扎術適用于妊娠14-28周者,術后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典型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伴下墜感。
胎膜早破者需立即臥床并抬高臀部,破水12小時未臨產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足月前破水可能引發絨毛膜羊膜炎,表現為發熱、心率增快、子宮壓痛。
出現每小時超過4次規律宮縮或陰道流血流水時,應立即就醫。孕34周前可使用地塞米松促進胎兒肺表面活性物質合成,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