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疼痛可通過口服鎮痛藥、神經阻滯術、局部冷敷、心理疏導、皮膚護理等方式治療。帶狀皰疹通常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免疫力下降、年齡增長、慢性疾病、精神壓力等因素引起。
1、藥物鎮痛:
輕中度疼痛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萘普生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神經痛明顯者需聯合普瑞巴林、加巴噴丁等抗驚厥藥物,嚴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馬多等阿片類藥物。用藥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及胃腸道反應。
2、神經阻滯:
頑固性疼痛可考慮硬膜外阻滯或肋間神經阻滯,通過注射利多卡因復合糖皮質激素阻斷痛覺傳導。該方法可能與操作技術、個體差異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即時鎮痛效果顯著、維持時間約2-4周等癥狀。
3、物理干預:
急性期每日冰敷患處3-4次,每次15分鐘可減輕紅腫灼痛。恢復期改用40℃熱毛巾濕敷促進血液循環,配合半導體激光照射可加速皮損愈合。避免抓撓水皰,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4、心理調節:
慢性神經痛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可通過正念冥想、音樂療法緩解情緒壓力。建立規律作息保證7-8小時睡眠,參加社交活動轉移注意力,必要時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改善疼痛耐受性。
5、創面護理:
未破潰水皰涂抹爐甘石洗劑收斂止癢,破潰后使用3%硼酸溶液濕敷預防感染。結痂期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或噴昔洛韋乳膏,合并細菌感染需口服阿奇霉素。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接觸化學洗滌劑。
飲食宜選擇富含維生素B12的魚類、蛋類及乳制品,每日補充500mg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適度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加重疼痛。皮損完全結痂前需隔離防護,接觸性傳播風險持續至所有痂皮脫落。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需排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及時介入疼痛科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