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纖維灶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抗纖維化藥物、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三類。肺纖維灶是肺部組織損傷后修復過程中形成的瘢痕性病變,藥物治療需根據病因及病情程度個體化選擇。
抗纖維化藥物是延緩肺纖維化進展的核心用藥。吡非尼酮通過抑制轉化生長因子-β發揮抗纖維化作用,適用于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尼達尼布作為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阻斷纖維化信號通路。這兩種藥物需持續使用3-6個月才能評估療效,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和肝功能異常。
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炎癥活動期患者。潑尼松通過抑制炎癥細胞浸潤減輕肺泡炎,短期使用可改善急性加重的呼吸困難癥狀。甲潑尼龍沖擊療法適用于快速進展病例,但長期使用需警惕骨質疏松和感染風險。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糖和電解質水平。
免疫抑制劑適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繼發的肺纖維灶。環磷酰胺可調節異常免疫反應,對結締組織病相關肺間質病變效果顯著。硫唑嘌呤作為替代選擇,需配合血常規監測骨髓抑制情況。這類藥物起效較慢,通常需要聯合糖皮質激素使用。
對于合并肺動脈高壓的晚期患者,可考慮使用安立生坦等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改善血流動力學。部分病例需配合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治療。藥物治療期間應每3個月復查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評估病灶變化情況。
需特別注意的是,吸煙患者必須嚴格戒煙,避免接觸粉塵等致病因素。所有藥物均需在呼吸科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調整劑量。當出現藥物不耐受或病情進展時,應及時考慮肺移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