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狀體脫位可能由外傷、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馬凡綜合征、高胱氨酸尿癥、年齡相關性懸韌帶松弛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視力模糊、單眼復視、虹膜震顫、前房深度改變、繼發性青光眼等癥狀。
1、視力模糊:
晶狀體脫位導致屈光介質位置異常,光線無法準確聚焦于視網膜。患者主訴視物不清,可能伴隨近視或遠視度數突然變化。輕度脫位可通過驗光配鏡矯正,嚴重者需手術復位。
2、單眼復視:
晶狀體偏斜造成雙眼物像分離,患者單眼注視時出現重影。癥狀在眼球轉動時加重,遮蓋患眼后復視消失。需通過裂隙燈檢查確認晶狀體位置,部分病例需行玻璃體切割聯合人工晶體植入。
3、虹膜震顫:
懸韌帶斷裂導致晶狀體失去固定,眼球運動時可見虹膜不規則抖動。常伴隨前房深淺不均,易誘發瞳孔阻滯。緊急處理需使用毛果蕓香堿縮瞳,預防性治療可考慮虹膜周邊切除術。
4、前房深度改變:
晶狀體前移時前房變淺,后脫位時前房加深。前房角鏡檢查可見房角結構異常,可能引發繼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期需靜脈滴注甘露醇,慢性期建議行小梁切除術。
5、繼發性青光眼:
脫位晶狀體阻塞房水循環通路,眼壓升高可達40-60mmHg?;颊叱霈F劇烈眼痛、惡心嘔吐,角膜水腫呈毛玻璃樣。藥物治療無效時需行晶狀體摘除術,聯合房角分離術重建房水引流。
晶狀體脫位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及頭部震蕩,定期監測眼壓和眼底變化。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推薦食用藍莓、胡蘿卜、深海魚類。術后恢復期可進行眼球轉動訓練,每日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避免揉眼或外力撞擊。出現突發視力下降、眼紅眼痛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