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上的白點多數情況下不會傳染,具體需結合病因判斷。
1、非傳染性白點:
常見如口腔黏膜白斑、粟丘疹或維生素缺乏引起的白點,通常與局部刺激、代謝異常等因素相關。這類白點無病原體參與,不會通過接觸傳播。口腔黏膜白斑可能與長期吸煙、牙齒摩擦有關,表現為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塊;粟丘疹是角質堆積形成的小囊腫,觸感硬且無痛感。日常需避免舔舐或撕扯白點區域,保持口腔清潔,適量補充B族維生素有助于改善癥狀。
2、潛在傳染性白點:
若白點由病毒感染如單純皰疹或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病引起,則存在接觸傳播風險。單純皰疹初起為簇集小水皰,破潰后形成白色潰瘍,伴隨灼痛感;念珠菌病表現為擦除后出血的乳白色偽膜。兩者均需避免共用餐具、親吻等密切接觸。確診后需遵醫囑使用抗病毒或抗真菌藥物,同時加強個人用品消毒。
日常護理建議選擇軟毛牙刷減少黏膜刺激,飲食避免過燙或辛辣食物。若白點持續增大、出血或伴隨全身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扁平苔蘚等免疫性疾病。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有助于增強黏膜修復能力,適量攝入鋅元素可輔助口腔潰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