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息肉通常由齲齒未及時治療、牙髓長期慢性炎癥刺激、牙齒外傷、牙髓血供異常、不良修復體壓迫等因素引起。牙髓息肉是牙髓組織在慢性炎癥刺激下增生形成的肉芽腫樣病變,多伴隨牙齒疼痛、冷熱敏感、咀嚼不適等癥狀。
1、齲齒未及時治療
齲齒破壞牙體硬組織后,細菌侵入牙髓腔導致牙髓炎。長期炎癥刺激使牙髓組織發(fā)生增生性反應,部分牙髓組織突破髓腔形成息肉樣結構。早期齲齒可通過樹脂充填治療,若已發(fā)展為牙髓炎則需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
2、牙髓長期慢性炎癥
慢性牙髓炎持續(xù)存在時,牙髓組織為修復損傷會發(fā)生病理性增生。增生的肉芽組織富含毛細血管和炎性細胞,質地柔軟易出血。這種情況需通過完善的根管治療徹底清除炎性組織,必要時配合使用氫氧化鈣等根管消毒藥物。
3、牙齒外傷
牙齒受到撞擊或咬合創(chuàng)傷后,牙髓血管破裂形成血腫,機化過程中可能誘發(fā)牙髓組織異常增生。外傷牙需及時進行活力測試,若牙髓壞死需行根管治療,活髓可嘗試活髓保存治療。
4、牙髓血供異常
牙髓血管持續(xù)充血擴張可能導致組織水腫增生,常見于青少年根尖孔未閉合的牙齒。這種情況可能伴隨自發(fā)性疼痛,治療需根據牙髓狀態(tài)選擇活髓切斷術或根尖誘導成形術。
5、不良修復體壓迫
不合適的嵌體或全冠修復體長期壓迫牙髓,可能引起局部缺血壞死與代償性增生。需拆除不良修復體后評估牙髓狀態(tài),進行相應牙髓治療并重新修復。
預防牙髓息肉需定期口腔檢查,發(fā)現齲齒及時治療。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減少牙齒外傷風險。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每日至少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清潔牙間隙。若出現牙齒持續(xù)性疼痛、冷熱刺激痛或牙齦腫脹,應及時就診口腔內科或牙體牙髓科,通過臨床檢查結合X線片明確診斷。治療后的牙齒建議制作全冠保護,避免牙體折裂。日常飲食注意減少高糖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鈣質有助于維持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