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不具有傳染性。該疾病屬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與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膽管有關,并非由病原體感染引起。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發病機制涉及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患者可能存在HLA-B8、HLA-DR3等基因變異,導致免疫系統錯誤識別膽管上皮細胞為外來物質。環境誘因包括腸道菌群紊亂、反復膽道感染等,這些因素可能激活異常的免疫反應。典型癥狀包括進行性黃疸、皮膚瘙癢、右上腹隱痛,部分患者伴有乏力、體重下降。
診斷需結合血液檢查堿性磷酸酶升高、影像學檢查MRCP顯示膽管串珠樣改變及肝組織活檢。治療以延緩疾病進展為目標,常用藥物包括熊去氧膽酸、奧貝膽酸調節膽汁代謝,嚴重病例可能需肝移植。合并細菌性膽管炎時需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僅針對繼發感染,對疾病本身無傳染性。
需注意與病毒性肝炎、膽管癌等疾病鑒別。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但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患者出現的黃疸癥狀與傳染性疾病無關。日常護理需避免高脂飲食,定期監測肝功能,出現發熱、寒戰等感染征象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