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主要區別在于病程長短、癥狀特點及病因差異。急性咽炎起病急驟,病程通常短于3周,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慢性咽炎病程超過3個月,常與長期刺激、胃食管反流或過敏等因素相關。
1、病程差異
急性咽炎病程一般持續1-2周,癥狀突然出現且程度較重。慢性咽炎癥狀反復發作或持續存在,可能遷延數月甚至數年,患者常主訴長期咽喉不適感。兩者病程差異是臨床鑒別的關鍵依據之一。
2、癥狀表現
急性咽炎典型癥狀包括突發咽喉劇痛、吞咽困難,可能伴隨發熱、乏力等全身癥狀。慢性咽炎以咽喉異物感、干燥瘙癢為主,疼痛程度較輕但持續存在,晨起時常伴刺激性干咳。
3、病因區別
急性咽炎多由腺病毒、鏈球菌等病原體感染導致。慢性咽炎常見誘因包括長期煙酒刺激、胃酸反流、過敏性疾病或職業用嗓過度,部分患者與鼻竇炎分泌物倒流有關。
4、檢查體征
急性咽炎可見咽部黏膜充血腫脹,淋巴濾泡增生,表面可能有膿性分泌物。慢性咽炎表現為咽后壁黏膜干燥、萎縮或增生肥厚,血管擴張明顯,少見急性炎癥的滲出表現。
5、治療原則
急性咽炎需針對病原體選擇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療,配合局部含漱緩解癥狀。慢性咽炎強調去除誘因,如戒煙酒、控制胃酸反流,可選用咽喉黏膜修復劑,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及脫敏治療。
咽炎患者應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濕潤,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期需休息靜養,慢性患者建議定期耳鼻喉科隨訪。長期聲音嘶啞或吞咽梗阻者應及時排查腫瘤等器質性疾病。適當進行鹽水漱口有助于緩解癥狀,但避免過度清嗓造成黏膜二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