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產保健的目的在于通過系統化醫療管理保障母嬰健康,降低妊娠期及分娩期風險,具體包括監測胎兒發育、預防妊娠并發癥、指導科學分娩、篩查先天缺陷、優化產后恢復五個核心維度。
1、監測胎兒發育:
定期超聲檢查及胎心監護可動態評估胎兒生長指標,如雙頂徑、股骨長等參數,結合無創DNA檢測技術篩查染色體異常。通過監測羊水量、胎盤成熟度等指標,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生長受限或窘迫風險。
2、預防妊娠并發癥:
通過血壓監測、糖耐量試驗等篩查妊娠高血壓及糖尿病,對高危孕婦實施補鐵、補鈣等營養干預。開展B族鏈球菌篩查預防產褥感染,指導疫苗接種預防風疹、流感等傳染性疾病。
3、指導科學分娩:
評估骨盆條件與胎兒體重比例,制定個性化分娩方案。開展拉瑪澤呼吸法訓練,提供硬膜外麻醉等鎮痛選擇,降低會陰側切率。對胎位異常者實施外倒轉術或規劃剖宮產時機。
4、篩查先天缺陷:
孕早期聯合血清學篩查與NT超聲檢測唐氏綜合征風險,中期通過羊水穿刺確診遺傳性疾病。三維超聲排查胎兒心臟、神經系統結構畸形,為嚴重先天缺陷提供產前咨詢。
5、優化產后恢復:
監測子宮復舊及惡露情況,指導凱格爾運動改善盆底肌功能。提供母乳喂養技術支持,篩查產后抑郁傾向。對妊娠糖尿病產婦進行糖代謝復查,預防Ⅱ型糖尿病發生。
圍產保健需貫穿孕前三月至產后42天,建議每日攝入300mgDHA及400μg葉酸,每周進行孕婦瑜伽或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保持會陰清潔并使用環形坐墊緩解傷口疼痛,建立由產科醫生、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組成的多學科隨訪體系,通過產后42天復查評估盆底肌修復情況,必要時進行生物反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