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白帶增多主要由激素水平變化、陰道菌群失衡、宮頸黏液分泌增加、生殖道感染、外界刺激等因素引起。
1、激素變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顯著升高,刺激宮頸腺體和陰道黏膜分泌增多。這種生理性白帶通常呈乳白色或透明狀,無異味,屬于正常妊娠反應。孕激素同時使陰道上皮細胞糖原含量增加,為乳酸菌生長提供條件。
2、菌群失調:
孕期陰道微環境改變可能導致菌群失衡,非致病性白帶增多常伴有輕微酸味。但需警惕細菌性陰道病,其典型表現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魚腥味,與陰道加德納菌過度繁殖相關,可能增加早產風險。
3、宮頸變化:
妊娠后宮頸血供豐富,腺體增生肥大形成黏液栓。這種宮頸管黏液分泌量可達非孕期的3-5倍,形成稠厚膠凍狀分泌物,是保護宮腔免受上行感染的重要屏障。
4、感染因素:
念珠菌感染常見于孕中晚期,表現為豆渣樣白帶伴外陰瘙癢,與孕期免疫力下降有關。滴蟲性陰道炎則出現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需實驗室檢查確診。這兩種感染均需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
3、外界刺激:
使用堿性洗液、化纖內褲摩擦或過敏反應可能導致分泌物增多。建議選擇棉質透氣內衣,避免陰道沖洗。異常分泌物若伴隨灼痛、出血或腹痛,需排除胎膜早破等產科急癥。
孕婦應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保持干燥清潔但避免陰道灌洗。穿透氣棉質內褲并勤換,如出現分泌物顏色異常黃綠、灰白、異味、外陰瘙癢或灼熱感,建議及時產科就診。飲食上可適量攝入無糖酸奶維持菌群平衡,避免高糖食物誘發霉菌感染。正常生理性白帶增多無需特殊處理,定期產檢監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