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是輔助生殖技術中因促排卵藥物刺激引發的醫源性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卵巢增大、腹水、血液濃縮等。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發生與促排卵藥物使用、多囊卵巢綜合征、高雌激素水平等因素有關,嚴重時可導致血栓形成或腎功能損害。
1、促排卵藥物使用
接受體外受精等輔助生殖技術時,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可能過度刺激卵巢。這類藥物促使多個卵泡同步發育,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從血管滲入腹腔形成腹水。輕度表現為腹脹腹痛,中重度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或尿量減少。治療需停用促性腺激素,靜脈補充白蛋白維持膠體滲透壓。
2、多囊卵巢綜合征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對促排卵藥物敏感性增高,更易發生過度反應。這類患者基礎卵泡數量多,促排后卵泡募集數量常超過20個,雌激素水平急劇上升至高危閾值。臨床需通過調整促排方案預防,如采用拮抗劑方案或減少促性腺激素劑量。出現癥狀后需監測血常規和凝血功能。
3、高雌激素水平
血清雌二醇濃度超過4000pg/ml時血管活性物質分泌異常,引發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水分外滲導致血液濃縮,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升高。需每日監測腹圍體重,限制飲水同時補充電解質。嚴重者需穿刺引流腹水或使用羥乙基淀粉擴容。
4、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卵泡分泌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是引發血管滲漏的關鍵介質,其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正相關。可通過檢測血清VEGF濃度評估風險,預防性使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卡麥角林可能降低重度發生率。已發病例可考慮使用抗VEGF藥物,但需警惕抑制黃體功能的風險。
5、個體易感性
年輕瘦弱或既往有過敏史的患者更易發生嚴重反應,可能與體質對藥物敏感性相關。這類人群建議采用溫和刺激方案,取卵后預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出現血栓前狀態時需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合并胸腔積液需行胸腔穿刺引流。
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后需絕對臥床休息,每日記錄出入量并監測電解質。飲食采用高蛋白低鹽原則,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改善代謝。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卵巢扭轉,三個月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后續周期促排卵前需全面評估風險,必要時選擇自然周期或凍胚移植方案。出現持續嘔吐、少尿或意識改變需立即急診處理,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