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宮內窘迫可通過胎心監護異常、胎動減少及羊水異常等表現判斷,需結合醫學檢查確診。
一、胎心監護異常:
胎心監護是判斷胎兒宮內窘迫的重要手段。正常胎心率為110-160次/分,若持續低于110次或高于160次,或出現胎心變異減少、晚期減速等異常圖形,提示胎兒可能缺氧。電子胎心監護能動態記錄胎心率變化,醫生會根據曲線特征評估胎兒狀況。居家可通過便攜式胎心儀監測,但需注意胎心異常需及時就醫復查。
二、胎動異常變化:
孕28周后胎動規律性增強,若12小時內胎動少于20次或減少50%以上需警惕。孕婦可每日早中晚各數1小時胎動,三次相加乘以4即為12小時胎動數。突發胎動頻繁后驟減更危險,可能提示急性缺氧。胎動消失12-24小時胎兒死亡率達50%,發現異常應立即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
三、羊水性狀改變:
破水后羊水呈黃綠色或混有胎糞,提示胎兒可能缺氧引發肛門括約肌松弛。超聲檢查羊水過少AFI≤5cm或最大羊水池深度≤2cm時,胎兒窘迫風險增加3倍。羊水糞染程度分Ⅲ度,Ⅰ度淺綠色可能為生理性,Ⅱ度深綠色伴顆粒物或Ⅲ度棕黃色稠厚糞染均需緊急處理。
孕婦應保持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每日監測胎動,避免長時間仰臥。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需增加產檢頻率,出現胎動異?;蜿幍懒饕杭皶r就診。醫院會通過生物物理評分、臍血流監測等綜合評估,必要時終止妊娠。均衡飲食補充鐵和蛋白質,適度散步促進血液循環,避免接觸二手煙等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