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平時需注意保持會陰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清洗、選擇透氣棉質內褲、規范用藥及控制血糖等措施。霉菌性陰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外陰瘙癢、豆腐渣樣分泌物等癥狀,易在免疫力低下時復發。
1、會陰清潔
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即可,無須使用洗液或肥皂頻繁沖洗陰道。過度清洗會破壞陰道酸性環境,導致菌群失衡。清洗后需輕柔擦干,保持會陰部干燥。排便后擦拭方向應從前向后,避免腸道細菌污染陰道。
2、衣物選擇
穿著純棉透氣內褲并及時更換,避免穿緊身化纖材質褲子。潮濕環境易促進霉菌繁殖,運動出汗或游泳后應盡快更換干爽衣物。內褲需單獨清洗并用沸水燙洗或陽光暴曬消毒,不建議使用護墊以免局部悶熱。
3、規范用藥
遵醫囑足療程使用抗真菌藥物如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或氟康唑膠囊,不可自行停藥。用藥期間禁止性生活,伴侶無癥狀時無須常規治療。若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潛在病因,避免濫用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
4、飲食調整
減少高糖食物攝入,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復發概率。適量補充含乳酸菌的酸奶或益生菌制劑,幫助維持陰道微生態平衡。避免過量飲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多飲水促進代謝產物排出。
5、增強免疫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周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瑜伽等。長期壓力可能削弱免疫功能,可通過冥想、音樂等方式緩解焦慮。合并免疫缺陷疾病者需積極治療基礎病,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免疫調節劑。
霉菌性陰道炎患者應避免盆浴、公共泳池浸泡等行為,月經期勤換衛生巾。治療期間觀察分泌物性狀變化,若出現灼痛、紅腫加重需及時復診。日常可記錄發作誘因如飲食、作息等,幫助醫生制定個性化預防方案。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減少復發的關鍵,同時需注意與其他類型陰道炎的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