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突然變少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卵巢功能減退、子宮內膜損傷、精神壓力過大、過度節食減肥等因素有關。月經量減少通常表現為經期出血量明顯少于既往正常量,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周期紊亂或痛經等癥狀。
1、內分泌失調
長期熬夜或情緒波動可能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影響雌激素分泌。這種情況可通過規律作息、放松心情進行調節,必要時需檢測性激素六項。伴隨癥狀可能包括痤瘡增多、情緒易怒等。
2、卵巢功能減退
卵巢早衰或圍絕經期過渡會導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子宮內膜增生不足。建議進行抗繆勒管激素檢測,藥物可選擇戊酸雌二醇片、黃體酮膠囊等。典型癥狀可能伴有潮熱、陰道干澀等更年期綜合征表現。
3、子宮內膜損傷
多次人工流產或宮腔操作可能造成內膜基底層損傷,導致宮腔粘連。宮腔鏡檢查是確診金標準,治療需采用宮腔粘連分離術。患者往往有人工流產史或子宮內膜炎病史。
4、精神壓力過大
長期焦慮緊張會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這種情況可通過心理咨詢、正念訓練緩解。部分人群可能同時出現失眠、食欲改變等軀體化癥狀。
5、過度節食減肥
短期內體重急劇下降會導致瘦素水平降低,引起下丘腦性閉經。需逐步恢復均衡飲食,保證每日熱量攝入,嚴重者需營養科會診。常見于體重指數低于18的年輕女性。
建議記錄至少三個月經周期的出血情況,避免過度節食和劇烈運動。可適量增加豆制品、堅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攝入,但需注意突然出現的頭痛、視力變化等垂體瘤警示癥狀,此類情況需立即就診。保持會陰清潔,選擇透氣棉質衛生用品,月經期間避免盆浴和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