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特別困難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共同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作息紊亂、心理壓力過大、睡前過度興奮;病理性因素涉及甲狀腺功能亢進、抑郁癥等疾病。改善方式可從調整生活習慣入手,嚴重時需醫療干預。
作息紊亂是常見誘因。晝夜節律失調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議固定就寢時間并避免白天補覺超過30分鐘。建立條件反射需保持臥室僅用于睡眠,床墊硬度以側臥時脊柱呈直線為宜。
心理壓力會持續激活交感神經。每日進行20分鐘正念呼吸練習可降低皮質醇水平,睡前寫煩惱清單能轉移焦慮。藍光照射會減少褪黑素分泌55%以上,就寢前2小時應停止使用電子設備。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中68%存在入睡困難。本病會加速新陳代謝導致持續亢奮,可能伴隨心悸、體重下降,需檢測促甲狀腺激素水平。治療可選用甲巰咪唑等抗甲狀腺藥物,β受體阻滯劑能緩解心動過速。
抑郁癥患者的睡眠障礙發生率高達90%。特征性表現為早醒伴情緒低落,可能存在自殺念頭。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舍曲林可改善癥狀,認知行為療法對輕度抑郁有效。
持續1個月以上的失眠建議就診。睡眠監測可鑒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多導睡眠圖能準確評估睡眠結構。短期可使用右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類藥物,長期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