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阻塞主要分為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和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兩種類型。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發生在視網膜中央靜脈主干,通常表現為突發性無痛性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呈中心性或彌漫性。發病機制與血管內皮損傷、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外部壓迫等因素相關,常見于高血壓、糖尿病、青光眼患者。眼底檢查可見視盤水腫、視網膜廣泛出血、靜脈迂曲擴張等典型表現。
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累及視網膜靜脈分支,癥狀與阻塞部位相關,多表現為象限性視野缺損。阻塞常發生在動靜脈交叉處,與動脈硬化壓迫靜脈有關。黃斑分支阻塞可導致中心視力顯著下降,周邊分支阻塞可能癥狀較輕。眼底特征為局部視網膜出血、棉絮斑及靜脈迂曲,可能繼發黃斑水腫。
兩種類型均需通過眼底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確診。治療需根據分型及并發癥制定方案,包括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注射、激光光凝、糖皮質激素治療等。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預后相對較好,但兩種類型均可能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或玻璃體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