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可通過內鏡下切除、手術切除、藥物治療、靶向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治療。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與遺傳因素、慢性炎癥刺激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便血、腹痛等癥狀。
1、內鏡下切除:
對于早期、體積較小的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是首選治療方法。這兩種微創手術通過內鏡直接切除病灶,創傷小、恢復快,適用于腫瘤直徑小于2厘米且未侵犯肌層的情況。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監測復發。
2、手術切除:
腫瘤直徑超過2厘米或侵犯肌層時需行外科手術。局部切除術適用于中低位直腸腫瘤,保留肛門功能;直腸前切除術或腹會陰聯合切除術則用于高位或進展期腫瘤。手術可能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后需病理評估分級。
3、藥物治療:
生長抑素類似物如奧曲肽、蘭瑞肽可控制激素分泌相關癥狀。對于G1-G2級腫瘤,依維莫司等mTOR抑制劑能延緩進展。轉移性腫瘤可采用鏈脲佐菌素聯合5-氟尿嘧啶化療,或使用舒尼替尼等靶向藥物。
4、靶向治療:
針對晚期病例,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將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生長抑素類似物注入體內精準殺傷腫瘤細胞。新型靶向藥物如替莫唑胺對特定基因突變有效,需通過基因檢測指導用藥。
5、放射治療:
立體定向放療適用于無法手術的局部病灶,質子治療能精準靶向腫瘤減少周圍損傷。骨轉移疼痛可姑息性放療,脊髓壓迫時需緊急放射干預。放療常與藥物聯合應用。
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應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腸道負擔,術后早期選擇粥類、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體質,術后康復期可做凱格爾運動鍛煉盆底肌。定期監測血清嗜鉻粒蛋白A等腫瘤標志物,每年進行腸鏡、CT或MRI檢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腹痛時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