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性肢端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皮膚炎癥性疾病,主要累及手指和足趾末端。典型表現為肢端皮膚反復出現紅斑、水皰、膿皰及脫屑,可能伴隨甲板變形或脫落。
該病發病機制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局部創傷或感染可能誘發異常免疫反應,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精神壓力、季節變化等因素可能加重癥狀。病理特征為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伴中性粒細胞浸潤。
臨床分為三個階段:初期表現為肢端紅斑和簇集性無菌性小膿皰,進展期出現皮膚剝脫和裂隙,慢性期可見苔蘚樣變和色素沉著。約半數患者合并甲損害,表現為甲板增厚、橫嵴或脫落。
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病理活檢及實驗室檢查排除銀屑病、濕疹等疾病。皮膚活檢可見海綿狀膿皰和角化不全等特征性改變。血液檢查可能顯示白細胞計數升高。
治療采用階梯方案: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控制炎癥,嚴重病例需口服維A酸類藥物或免疫抑制劑。光療對部分患者有效。日常需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保持患處清潔干燥。
本病呈慢性經過,規范治療可有效控制癥狀,但完全根治較困難。建議定期皮膚科隨訪,急性加重時及時就醫。長期患病者需關注心理健康,必要時進行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