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縮和陣痛的主要區別在于發生機制與臨床表現。宮縮是子宮肌肉規律性收縮,可能出現在妊娠中晚期或分娩期;陣痛特指分娩時伴隨宮頸擴張的劇烈疼痛,具有周期性、漸進性特點。兩者差異主要體現為發生時期、疼痛強度、伴隨癥狀及生理意義。
1、發生時期
宮縮從妊娠中期即可出現,表現為偶發無痛性子宮收緊,孕晚期可能發展為假性宮縮。陣痛僅發生于分娩啟動后,初期間隔較長,隨產程推進逐漸縮短至規律性發作。
2、疼痛特征
宮縮疼痛程度較輕且局限下腹部,持續時間短。陣痛呈波浪式加劇,疼痛從腰骶部放射至全腹,伴隨宮頸擴張時疼痛達到高峰,兩次發作間有明確間歇期。
3、生理作用
妊娠期宮縮促進子宮血供和胎兒體位調整。陣痛是有效宮縮的表現,通過推動胎頭下降完成分娩,其強度與頻率直接影響產程進展速度。
4、伴隨癥狀
宮縮通常不伴其他不適,假性宮縮可通過改變體位緩解。陣痛多合并見紅、破水等臨產征兆,伴隨直腸壓迫感及無法緩解的排便沖動。
5、干預方式
異常宮縮需抑制宮縮治療如鹽酸利托君。陣痛屬于生理過程,可通過拉瑪澤呼吸法緩解,必要時采用硬膜外麻醉等鎮痛措施。
孕婦應學會區分真假宮縮,妊娠晚期出現每10分鐘3次的規律宮縮或無法緩解的疼痛需立即就醫。建議記錄宮縮頻率,避免過度勞累誘發早產。分娩前參加產前教育課程掌握呼吸技巧,陣痛期間保持適度活動加速產程,及時補充電解質飲料維持體力。若宮縮伴有陰道出血、胎動減少需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