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腰疼可能與激素變化、子宮收縮、盆腔充血、腰椎受力改變、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因素有關。經期腰痛通常表現為下腹部墜脹感向腰部放射,嚴重時可能影響日常活動。
1、激素變化
月經期前列腺素水平升高會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這種收縮可能通過神經反射引發腰部酸痛。保持腹部保暖有助于緩解癥狀,可嘗試用熱敷袋溫度控制在40-45攝氏度敷于下腹部,每次持續15-20分鐘。
2、子宮收縮
經期子宮為排出內膜會規律性收縮,強烈的宮縮可能牽拉盆腔韌帶導致腰部牽涉痛。適度進行骨盆搖擺運動能放松肌肉,具體做法是跪姿雙手撐地,緩慢做骨盆前后傾動作,每組重復進行8-10次。
3、盆腔充血
月經期盆腔血管擴張會造成局部組織水腫,壓迫腰骶神經叢產生鈍痛感。建議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時變換體位,睡眠時采用側臥屈膝姿勢減輕壓力。
4、腰椎受力改變
部分女性經期會出現骨盆韌帶松弛,改變腰椎正常受力結構引發機械性疼痛。使用護腰帶有一定支撐作用,選擇寬度15-20厘米的彈性腰帶,白天佩戴不超過6小時。
5、子宮內膜異位癥
病理性因素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導致經期腰疼加劇,異位病灶在盆腔形成粘連會引發持續性疼痛。若疼痛伴隨月經量異常增多或性交痛,需就醫排查。醫生可能建議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萘普生鈉片等藥物,必要時需進行腹腔鏡探查。
經期腰疼期間應保證每日飲水量超過1500毫升,避免攝入酒精和咖啡因。可適量補充含鎂食物如香蕉、深綠色蔬菜,鎂離子有助于放松肌肉。建議記錄疼痛發作時間與強度,若連續三個月出現嚴重影響生活的腰痛,或疼痛持續時間超過經期,應及時到婦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平時可通過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核心肌群力量,改善盆腔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