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能聚焦需進行視力檢查、驗光檢查、眼底檢查、眼壓測量和角膜地形圖檢查,可能由屈光不正、調節功能異常或眼部疾病引起。
1、視力檢查:
基礎視力檢測可初步判斷是否存在近視、遠視或散光等屈光問題。通過標準對數視力表測量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若矯正后視力仍不達標,需進一步排查其他眼部疾病。兒童或特殊人群需配合圖形視力表完成檢查。
2、驗光檢查:
綜合驗光儀能精確測定屈光度數,區分真性近視與假性近視。檢查包括電腦驗光、檢影驗光和主覺驗光三步,可發現調節痙攣、老視等調節功能異常。40歲以上人群需額外檢測調節幅度。
3、眼底檢查:
直接檢眼鏡或眼底照相可觀察視網膜、視神經及黃斑區結構,排除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炎等器質性病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能進一步評估視網膜血管功能,適用于疑似血管性疾病患者。
4、眼壓測量:
非接觸式眼壓計或Goldmann壓平眼壓計篩查青光眼風險。正常眼壓范圍為10-21mmHg,若伴隨視野缺損或視盤凹陷需進行24小時眼壓監測。高度近視人群應列為重點篩查對象。
5、角膜地形圖:
通過角膜地形圖儀分析角膜曲率與形態,診斷圓錐角膜、角膜散光等疾病。檢查無需接觸眼球,可生成三維角膜形態數據,對屈光手術術前評估尤為重要。
日常需注意用眼衛生,每用眼40分鐘遠眺5分鐘,保持閱讀距離30厘米以上。增加富含葉黃素的深色蔬菜攝入,如菠菜、羽衣甘藍。避免在顛簸環境中用眼,暗處閱讀時應開啟背景光源。出現持續視物模糊、眼脹頭痛或視物變形時,應及時復查眼科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