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活胎頭位是妊娠晚期最常見的正常胎位,指胎兒為存活狀態且頭部朝下進入母體骨盆入口,醫學上稱為枕先露。這種胎位有利于自然分娩,約95%的孕婦在足月時呈現頭位。
頭位根據胎兒枕骨與母體骨盆的關系分為六種亞型:枕左前位、枕左橫位、枕左后位、枕右前位、枕右橫位、枕右后位。其中枕前位包括左前和右前是最理想的順產胎位,胎兒面部朝向母體骶骨,能順利通過產道。
判斷胎位需通過產科檢查,包括四步觸診法和超聲檢查。四步觸診可初步確定胎先露部分及胎方位,超聲能準確顯示胎兒脊柱與母體骨盆的相對位置。孕32周后胎位基本固定,但仍有少數胎兒在臨產前自行轉為頭位。
異常胎位如臀位或橫位可能增加分娩風險,但單活胎頭位通常無需特殊干預。孕婦可通過膝胸臥位操輔助胎位調整,每日兩次、每次15分鐘,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孕36周仍為異常胎位,產科醫生可能建議外倒轉術。
臨產征兆出現時應及時就醫,頭位胎兒在規律宮縮作用下會完成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等動作。產程中胎心監護至關重要,異常胎心率可能提示臍帶受壓或胎盤功能異常。絕大多數頭位胎兒能經陰道分娩,僅當出現胎兒窘迫、產程停滯等狀況時需考慮剖宮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