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牙周炎可通過齦上潔治、齦下刮治、藥物治療、牙周手術、維護治療等方式治療。重度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積、牙結石刺激、咬合創傷、全身性疾病、遺傳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菌斑控制:
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選擇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菌斑。電動牙刷與沖牙器可提升清潔效率,每3個月更換牙刷。牙間隙刷適用于牙縫較大者,需避免橫向用力刷牙導致牙齦退縮。
2、專業治療:
齦上潔治清除可見牙結石,超聲器械能高效去除色素沉積。齦下刮治需分次進行,采用Gracey刮治器清理根面牙石。激光輔助治療可減少出血,局部應用鹽酸米諾環素緩釋劑促進組織修復。
3、藥物干預:
急性期口服甲硝唑聯合阿莫西林控制厭氧菌感染,多西環素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含漱西吡氯銨溶液減少口腔細菌負荷,局部涂抹鹽酸丁卡因凝膠緩解疼痛。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減輕腫脹癥狀。
4、手術治療:
翻瓣術暴露深牙周袋進行徹底清創,引導組織再生術采用膠原膜覆蓋骨缺損區。對于Ⅲ度松動牙可考慮牙周夾板固定,骨移植術適用于垂直型骨吸收病例。術后需嚴格使用氯己定含漱預防感染。
5、全身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強化血糖控制,吸煙者必須戒煙以改善組織微循環。骨質疏松患者補充鈣劑與維生素D,妊娠期婦女加強孕激素水平監測。定期復查每3個月評估牙周狀況,每年拍攝根尖片跟蹤骨量變化。
長期維護需堅持低糖飲食減少菌斑堆積,適量攝入維生素C增強牙齦抵抗力。避免用牙開瓶蓋等硬物咬合行為,夜間磨牙患者佩戴咬合墊。每周進行兩次有氧運動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壓力過大時練習腹式呼吸調節免疫功能。出現牙齦自發出血或牙齒移位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