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陽通常難以根治,但可通過規范治療實現臨床治愈。小三陽指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狀態,表現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陽性,治療目標主要為控制病毒復制、延緩肝纖維化進程。
小三陽患者若病毒載量低且肝功能正常,可能處于免疫控制期,此時無須特殊藥物治療,但需定期監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肝臟超聲。日常需嚴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與維生素,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此類患者通過長期免疫控制,部分可實現表面抗原轉陰,但概率較低。
對于病毒活躍復制或存在肝損傷的小三陽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核苷類似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部分患者經長期規范治療后,可能出現e抗原血清學轉換或表面抗原滴度下降,但完全清除病毒cccDNA仍較困難。若已發展為肝硬化,需聯合抗纖維化治療并加強肝癌篩查。
小三陽患者應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乙肝兩對半及病毒載量,出現乏力、黃疸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性伴侶應接種乙肝疫苗。雖然根治概率有限,但通過科學管理可顯著降低肝硬化、肝癌風險,維持長期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