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誘導治療主要適用于乳牙期或替牙期存在咬合發育異常的兒童。常見的適應癥包括乳牙早失、恒牙萌出異常、嚴重反頜地包天、開頜、深覆頜等頜骨發育問題。
乳牙早失是典型適應癥之一。乳牙過早脫落可能導致鄰牙傾斜移位,侵占恒牙萌出空間。臨床常用間隙保持器預防恒牙排列紊亂,如上頜Nance弓、下頜舌弓等裝置。這類患兒常伴有咀嚼效率下降、偏側咀嚼等表現。
恒牙萌出異常也需早期干預。多生牙或阻生牙可能阻礙正常牙列形成,需通過影像學評估后拔除或牽引。部分患兒存在牙齒數目異常,如先天缺牙需序列治療。這類問題早期表現為牙齒排列不齊、中線偏移等癥狀。
頜骨發育異常更需及時矯正。反頜患兒在4-6歲可使用頜墊式矯治器引導上頜發育;開頜患者需糾正吐舌等不良習慣;深覆頜可能伴隨顳下頜關節彈響。骨性畸形在青春期前進行矯形治療可降低手術概率。
少數遺傳性疾病患兒需特殊關注。顱頜面發育異常如唇腭裂、顱縫早閉等需多學科聯合治療。這類病例往往伴有語音障礙、呼吸功能障礙等復合問題。
建議在兒童3-4歲進行首次正畸檢查,7-8歲替牙期是干預關鍵窗口。早期矯治能利用生長發育潛力,減少后期治療難度。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配合肌功能訓練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