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升高醫學稱白細胞增多癥可能提示感染、炎癥或血液系統疾病,其危害與癥狀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異。白細胞計數持續超過10×10?/L時需警惕,主要危害包括加重原發疾病、誘發膿毒血癥、增加血栓風險;典型癥狀表現為發熱、乏力、局部紅腫熱痛,嚴重者可出現器官功能損害。
##危害表現
感染性危害:細菌感染引發的白細胞增多可能導致感染擴散,如肺部感染發展為膿胸,尿路感染進展為腎盂腎炎。未及時控制可能引發感染性休克,伴隨血壓下降、意識模糊等危象。
炎癥性危害: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導致的白細胞增多可加速關節破壞,炎癥因子持續釋放可能損傷心內膜或腎小球,臨床可見血尿、蛋白尿及心功能異常。
血液病相關危害:白血病等惡性增殖性疾病中,異常增生的白細胞會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表現為貧血、出血傾向,骨髓穿刺可見原始細胞比例異常升高。
##癥狀分級
輕度升高10-15×10?/L:常見于局部感染或應激反應,癥狀以低熱37.3-38℃、咽痛、淺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血常規顯示中性粒細胞比例上升。
中度升高15-20×10?/L:提示全身性感染或慢性炎癥,患者可出現持續高熱39℃以上、寒戰、C反應蛋白顯著增高,部分病例伴有脾臟輕度腫大。
重度升高>20×10?/L:多見于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或嚴重膿毒癥,典型表現為出血瘀斑、骨關節疼痛、肝脾顯著腫大,外周血涂片可見幼稚細胞。
##臨床處理建議
發現白細胞異常增高時應完善降鈣素原檢測、外周血細胞形態分析及骨髓活檢。細菌感染需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白血病患者需接受化療或靶向治療。日常需監測體溫變化,避免劇烈運動以防脾破裂,出現頭痛嘔吐或胸骨壓痛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