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可通過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腹腔鏡檢查等方式診斷。闌尾炎通常由闌尾管腔阻塞、細菌感染、淋巴濾泡增生、糞石嵌頓、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
1、病史采集
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腹痛起始時間、疼痛部位轉移特點、伴隨癥狀如惡心嘔吐等。典型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初期出現臍周或上腹部疼痛,數小時后轉移至右下腹麥氏點區域。需了解有無發熱、食欲減退、腹瀉或便秘等消化系統癥狀。
2、體格檢查
重點檢查右下腹麥氏點壓痛及反跳痛,可能出現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征。常用檢查手法包括結腸充氣試驗、腰大肌試驗、閉孔內肌試驗等特殊體征檢查。兒童及孕婦因解剖位置變化可能出現非典型壓痛部位。
3、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上升。尿液檢查主要用于鑒別泌尿系統疾病。嚴重感染者可能出現電解質紊亂,需進行血氣分析評估全身炎癥反應程度。
4、影像學檢查
腹部超聲可觀察闌尾增粗、周圍滲出等表現,對兒童及孕婦診斷價值較高。CT檢查能清晰顯示闌尾形態及周圍膿腫形成,診斷準確率超過90%。X線檢查主要用于排除腸梗阻、腸穿孔等并發癥。
5、腹腔鏡檢查
對于診斷困難病例可采用診斷性腹腔鏡,直觀觀察闌尾充血水腫、化膿壞死等病變程度。該方法兼具診斷與治療功能,發現病變后可立即進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需注意心肺功能評估等手術禁忌證。
確診急性闌尾炎后需禁食并靜脈補液,根據病情選擇抗生素治療或手術切除。術后應逐步恢復飲食,從流質過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兩周內限制劇烈運動,保持切口清潔干燥,定期復查血常規觀察感染指標變化。出現發熱、切口紅腫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