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黏膜下肌瘤的主要癥狀包括異常子宮出血、經期延長、經量增多以及下腹墜脹感。這些癥狀通常與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數量密切相關。
異常子宮出血是黏膜下肌瘤最常見的表現,患者可能在非經期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經期出血量明顯增加。這種出血可能導致貧血,伴隨乏力、頭暈等貧血相關癥狀。
經期延長和經量增多與肌瘤影響子宮收縮功能有關。正常月經周期可能從3-7天延長至10天以上,部分患者每小時需更換衛生巾,出現血塊排出。長期經量過多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
下腹墜脹感多因肌瘤增大壓迫盆腔器官所致。當肌瘤體積較大時,可能壓迫膀胱引起尿頻,或壓迫直腸導致排便不適。部分患者在月經期前癥狀加重。
少數情況下,黏膜下肌瘤可能引起不孕或反復流產。肌瘤凸向宮腔可能改變子宮內膜環境,影響受精卵著床。帶蒂的黏膜下肌瘤還可能發生扭轉,引發急性下腹痛。
若出現上述癥狀持續加重,建議及時就醫檢查。通過婦科超聲可明確肌瘤大小及位置,必要時需進行宮腔鏡檢查。治療方案需根據癥狀嚴重程度、生育需求等個體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