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關節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關節腔內化膿性炎癥,屬于骨科急癥。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多通過血行播散或直接外傷感染導致,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及全身發熱等癥狀。
化膿性關節炎的病因主要有創傷性感染、鄰近組織感染擴散、血源性感染三類。關節穿刺傷、手術污染等可能直接引入細菌;骨髓炎、蜂窩織炎等周圍感染可蔓延至關節;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灶如肺炎、尿路感染的病原體也可能經血液循環侵襲關節。患者常出現關節劇烈疼痛、局部皮膚發紅發熱、關節積液及屈伸障礙,嚴重時伴隨寒戰、高熱等全身中毒癥狀。
治療需結合抗生素應用與外科干預。早期足量使用頭孢曲松、萬古霉素等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后期根據藥敏結果調整用藥。關節腔穿刺引流或關節鏡灌洗可清除膿液,晚期病例可能需開放手術清創。急性期需制動患肢,感染控制后逐步進行康復訓練恢復關節功能。
化膿性關節炎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關節畸形或功能障礙。若出現關節腫痛伴發熱,建議盡早就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