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過敏主要表現為皮膚暴露部位出現紅斑、丘疹、水皰,伴有瘙癢或灼熱感。紫外線過敏的典型表現有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蕁麻疹、慢性光化性皮炎、光毒性反應等。
1、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通常在日曬后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表現為面部、頸部、手臂等暴露部位皮膚發紅、腫脹,可能伴隨密集的小丘疹或水皰。部分患者會出現皮膚脫屑、色素沉著,瘙癢感明顯。常見于服用光敏性藥物或接觸光敏性物質后,需避免使用磺胺類、四環素類等藥物。
2、多形性日光疹
多形性日光疹多見于春季初次強日照后,表現為暴露部位皮膚出現多形性皮疹,包括紅色斑塊、丘疹、水皰等,形態不規則且邊界清晰。皮疹可持續數日至數周,反復發作可能轉為慢性。女性發病率較高,與遺傳因素和免疫異常有關。
3、日光性蕁麻疹
日光性蕁麻疹屬于速發型光過敏反應,日曬后數分鐘內皮膚出現風團樣皮疹,伴有劇烈瘙癢,嚴重時可引起眼瞼、口唇水腫。皮疹通常在避光后1-2小時自行消退,但反復發作可能誘發全身癥狀。需與膽堿能性蕁麻疹進行鑒別。
4、慢性光化性皮炎
慢性光化性皮炎多見于長期戶外工作者,表現為皮膚粗糙增厚、苔蘚樣變,伴有持久性紅斑和色素沉著。皮損可逐漸擴展至非暴露部位,冬季癥狀減輕但不完全消退。部分患者可能發展為皮膚T細胞淋巴瘤,需定期進行皮膚病理檢查。
5、光毒性反應
光毒性反應屬于非免疫性損傷,接觸光敏物質后經紫外線照射,皮膚出現曬傷樣紅斑、水腫甚至大皰,伴有灼痛感。常見誘因包括柑橘類水果、芹菜等植物汁液,以及煤焦油、補骨脂素等化學物質。癥狀嚴重程度與紫外線劑量直接相關。
紫外線過敏患者需做好嚴格防曬,選擇SPF30以上、PA+++的廣譜防曬霜,穿戴防曬衣帽。避免在10:00-16:00紫外線強烈時段外出,室內注意防護透過玻璃的長波紫外線。飲食上可增加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減輕光氧化損傷。癥狀反復或加重時應及時就診皮膚科,必要時進行光試驗和斑貼試驗明確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