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皮腫痛可能由麥粒腫、結膜炎、過敏反應、瞼緣炎、淚囊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熱敷、藥物治療、手術引流等方式緩解。
1、麥粒腫
麥粒腫是眼瞼腺體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初期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可能伴隨硬結形成。早期可每日用溫熱毛巾濕敷患處,促進炎癥消退。若形成膿點,需由醫生操作切開排膿。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紅霉素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2、結膜炎
細菌性或病毒性結膜炎可能累及眼瞼,出現紅腫疼痛癥狀。患者常有分泌物增多、結膜充血等表現。需避免揉眼,用生理鹽水清潔瞼緣。醫生可能開具更昔洛韋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藥物。過敏性結膜炎需聯合使用奧洛他定滴眼液抗過敏治療。
3、過敏反應
接觸花粉、化妝品等過敏原可能引發眼瞼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為突發性腫脹伴瘙癢。需立即脫離過敏原,冷敷緩解癥狀。口服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抑制過敏反應,嚴重時需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日常應避免使用刺激性護膚品,佩戴防護鏡減少外界刺激。
4、瞼緣炎
瞼緣慢性炎癥可導致睫毛根部鱗屑堆積,引發瞼板腺功能障礙。患者晨起常有眼瞼黏連感,長期可能繼發干眼癥。需每日用嬰兒洗發水稀釋后清潔瞼緣,配合茶樹精油濕敷。醫生可能開具夫西地酸滴眼液、環孢素滴眼液等調節局部免疫,嚴重者需進行強脈沖光治療。
5、淚囊炎
鼻淚管阻塞繼發感染時,淚囊區會出現紅腫壓痛,可能伴膿性分泌物反流。急性期需靜脈輸注頭孢類抗生素,慢性患者需行淚道探通術。日常可按摩內眥部促進引流,但切忌擠壓腫脹部位。若形成膿腫需及時切開引流,避免引起眶蜂窩織炎等嚴重并發癥。
出現下眼皮腫痛應避免自行擠壓或使用偏方,及時眼科就診明確病因。治療期間保持眼部清潔,暫停佩戴隱形眼鏡。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睡眠時適當墊高枕頭減輕局部水腫,冷熱敷需嚴格遵醫囑進行。若伴隨視力下降、發熱等癥狀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