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病毒感染的表現主要與感染亞型、感染部位及機體免疫狀態(tài)相關。多數感染者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以下表現:
皮膚黏膜病變是HPV感染的常見表現。低危型HPV如6型、11型感染可引發(fā)生殖器疣,表現為外陰、肛門周圍或尿道口出現菜花狀、乳頭狀贅生物,質地柔軟,可能伴有瘙癢或出血。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感染初期通常無典型癥狀,持續(xù)感染可能導致宮頸、陰道等部位上皮內瘤變。
宮頸病變是高危型HPV感染的重要表現。患者可能出現接觸性出血如性生活后出血、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多或血性白帶。部分患者伴隨下腹墜脹感,但早期宮頸癌前病變往往缺乏特異性癥狀。
其他部位感染表現包括:口腔HPV感染可能引起咽喉部乳頭狀瘤;尋常疣多由1型、2型HPV引起,表現為手部、足底粗糙角質增生;扁平疣常見于面部和手背,呈膚色扁平丘疹。
約90%的HPV感染可在1-2年內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僅少數持續(xù)感染者可能出現癌前病變,從感染到發(fā)展為宮頸癌通常需要10-20年。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如TCT聯合HPV檢測是發(fā)現早期病變的關鍵。
出現異常生殖器贅生物、反復陰道出血等癥狀時,建議盡早就診婦科或皮膚性病科。預防性HPV疫苗接種可有效降低相關癌癥風險,適齡人群應按規(guī)定程序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