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下腹隱痛或墜脹感、性交痛、排尿異常、排便不適以及月經紊亂。這些癥狀可能單獨或合并出現,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
1、下腹隱痛
持續性鈍痛或間歇性刺痛是典型表現,疼痛多位于恥骨上區或骶尾部。部分患者描述為壓迫感或沉重感,體位改變可能加重癥狀。疼痛程度與婦科檢查所見常不成正比,可能伴隨腰骶部放射痛。
2、性交痛
深部性交痛多見,尤其見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或盆腔粘連患者。疼痛多發生在性交過程中或結束后,可能持續數小時。部分患者因此產生性回避行為,繼而引發心理性功能障礙。
3、排尿異常
尿頻尿急較常見,但尿常規檢查多無異常。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現膀胱充盈痛,排尿后緩解。需注意與泌尿系統感染鑒別,尿動力學檢查可發現膀胱過度活動表現。
4、排便不適
腸蠕動時疼痛加劇是特征性表現,可能伴隨里急后重感或排便不盡感。子宮內膜異位癥侵犯直腸陰道隔時,月經期可能出現便血。需通過腸鏡排除炎癥性腸病等器質性疾病。
5、月經紊亂
常見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尤其合并子宮腺肌癥時更明顯。部分患者出現排卵期疼痛加重,基礎體溫測定顯示雙相曲線。激素水平檢測可能發現黃體功能不足等內分泌異常。
建議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游泳、瑜伽等改善盆腔血液循環,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E和歐米伽3脂肪酸,適量食用深海魚、堅果等抗炎食物。每日可進行10分鐘溫水坐浴緩解肌肉痙攣,同時記錄疼痛日記幫助醫生判斷誘因。若出現發熱、陰道異常出血或體重驟降需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