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陽痿具有一定效果,可通過辨證論治、中藥調理、針灸療法、推拿按摩、情志調攝等方式改善癥狀。陽痿多與腎陽虛衰、肝郁氣滯、濕熱下注、心脾兩虛、氣血瘀阻等因素相關。
1、辨證論治:中醫將陽痿分為腎陽虛、肝郁氣滯等證型,針對不同證型采用個性化治療方案。腎陽虛者多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肝郁氣滯者常伴脅肋脹痛、情緒抑郁。通過四診合參確定證型后施治。
2、中藥調理:常用補腎壯陽藥物包括淫羊藿、巴戟天、肉蓯蓉;疏肝解郁選用柴胡、香附、郁金;活血化瘀常用丹參、川芎、當歸。中藥復方如五子衍宗丸、右歸丸等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3、針灸療法:選取關元、腎俞、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針刺或艾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電針刺激可增強神經傳導功能,隔姜灸適用于腎陽虛型患者。每周治療2-3次,10次為1療程。
4、推拿按摩:沿任脈、督脈進行穴位點按,重點刺激命門、氣海等穴位。腰骶部推拿配合提肛運動能增強盆底肌力。每日晨起前可自行按摩涌泉穴100次。
5、情志調攝:中醫認為驚恐傷腎、郁怒傷肝,建議通過八段錦、太極拳舒緩情緒。夫妻共同參與治療,避免過度緊張焦慮。建立規律性生活節奏,忌房勞過度。
陽痿患者日常可食用牡蠣、核桃、山藥等補腎食材,避免生冷油膩。適度進行深蹲、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群。治療期間需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睡眠。癥狀持續未改善應及時到男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病變。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提高整體療效,需保持3個月以上規范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