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感染可通過鹽酸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藥物治療,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前列腺炎、衛生習慣不良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尿道感染需針對性使用抗生素,鹽酸左氧氟沙星可覆蓋多數革蘭陰性菌,頭孢克肟對腸球菌效果顯著,磷霉素氨丁三醇適用于復雜性尿路感染。用藥需完成全程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
2、梗阻因素:
尿道結石或前列腺增生可能導致尿液滯留,易引發感染。伴隨排尿困難、尿線變細等癥狀。需通過超聲檢查明確病因,嚴重者需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或體外沖擊波碎石術。
3、免疫調節:
糖尿病患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易反復感染。表現為尿頻尿急伴全身乏力。除抗感染治療外,需控制血糖在空腹7mmol/L以下,必要時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增強防御。
4、前列腺炎關聯: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合并尿道感染,可能出現會陰部墜脹、終末血尿。需同步治療原發病,可選用穿透前列腺包膜能力強的藥物如多西環素,配合溫水坐浴緩解癥狀。
5、衛生管理:
包皮過長或清潔不足易致細菌滋生。建議每日清洗包皮垢,性交后排尿沖洗尿道,選擇純棉透氣內褲。避免使用堿性洗劑破壞尿道黏膜屏障。
治療期間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增加西瓜、冬瓜等利尿食物攝入,暫停辛辣刺激飲食。急性期避免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運動,癥狀緩解后可進行快走、游泳等增強盆底肌力的鍛煉。如出現寒戰高熱或血尿持續48小時未緩解,需急診排除腎盂腎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