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持續十天不停止醫學上稱為經期延長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子宮病變或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需根據具體原因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
內分泌失調是育齡女性經期延長的常見原因,多與黃體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綜合征相關。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經量時多時少,可能伴隨痤瘡、多毛等癥狀。可通過性激素六項檢查確診,臨床常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等藥物調節周期,嚴重者需配合炔雌醇環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藥治療。
子宮器質性病變包括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或腺肌癥。肌瘤壓迫宮腔或息肉占位會導致經血排出不暢,常見癥狀為經量增多、血塊增多、下腹墜脹。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黏膜下肌瘤需行宮腔鏡電切術,息肉可通過診刮術去除,術后需定期復查防止復發。
凝血功能異常如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等血液病會干擾正常止血機制。患者可能伴有皮膚瘀斑、牙齦出血等表現,需完善凝血四項、血小板計數等檢查。輕度異常可服用氨甲環酸片止血,嚴重凝血障礙需輸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其他因素如放置宮內節育器后的適應期、流產術后宮腔殘留、甲狀腺功能異常等也可能導致經期延長。節育器移位需超聲定位調整,宮腔殘留需行清宮術,甲功異常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或抗甲狀腺藥物。
持續出血超過10天容易引發貧血,出現頭暈乏力需及時查血常規。若出血伴隨劇烈腹痛、發熱或大量血塊,提示可能存在婦科急癥,建議立即就醫排除宮外孕、感染等危險情況。普通情況可先嘗試觀察1-2個周期,無改善者需進行婦科檢查、超聲及激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