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管瘤主要表現為皮膚表面密集分布的膚色或淡黃色小丘疹。這種良性皮膚腫瘤常見于眼瞼、面頰等部位,通常無自覺癥狀,但可能影響外觀。
汗管瘤的典型癥狀按發展程度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表現為1-3毫米大小的扁平丘疹,質地柔軟,表面光滑,多呈對稱分布。進入進展期后,丘疹數量逐漸增多,可能融合成片狀,顏色加深至褐黃色,觸診時有橡皮樣硬度。極少數情況下,汗管瘤可能因摩擦刺激出現輕度瘙癢,但不會發生惡變。
從發病部位看,眼周汗管瘤占多數,尤其好發于下眼瞼。面部其他區域如額部、鼻翼也可能受累,少數病例可見于頸部、胸背部。女性患者更易在妊娠期或青春期出現皮損增多現象,這與激素水平變化相關。
需要區分的是,汗管瘤與扁平疣、粟丘疹有相似表現。汗管瘤的丘疹邊界清晰,不會出現疣體表面的粗糙角化,也不像粟丘疹能擠出角質栓。若皮損突然增大或破潰,應及時就醫排除其他皮膚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