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患者可遵醫囑使用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噴昔洛韋、膦甲酸鈉等抗病毒藥物。皰疹是由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黏膜病變,主要表現為簇集性水皰伴疼痛或瘙癢,常見類型包括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藥物選擇需根據皰疹類型、病情嚴重程度及患者個體差異綜合決定。
一、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是治療單純皰疹的一線藥物,能抑制病毒DNA復制。該藥對單純皰疹病毒1型和2型均有顯著效果,適用于口唇皰疹、生殖器皰疹等。常見劑型包括片劑、乳膏和注射劑,局部用藥可緩解水皰癥狀,系統用藥可縮短病程。使用期間需監測腎功能,可能出現頭痛或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
二、伐昔洛韋
伐昔洛韋為阿昔洛韋前體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特別適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的皰疹復發預防,對帶狀皰疹神經痛有緩解作用。該藥在體內轉化為阿昔洛韋發揮作用,服藥期間應保持充足水分攝入。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偶見眩暈或皮疹等副作用。
三、泛昔洛韋
泛昔洛韋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有較強抑制作用,適用于急性帶狀皰疹治療。其代謝產物能長時間維持抗病毒濃度,每日用藥次數較少。該藥可促進皰疹結痂并降低后遺神經痛概率,但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與其它腎毒性藥物聯用需謹慎。
四、噴昔洛韋
噴昔洛韋外用乳膏適用于單純皰疹的局部治療,能直接作用于皮損部位。該藥通過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發揮作用,早期使用可減少皰疹擴散。局部應用可能出現輕微刺激感,避免接觸眼部和黏膜。對阿昔洛韋耐藥株仍可能有效。
五、膦甲酸鈉
膦甲酸鈉靜脈制劑用于阿昔洛韋耐藥的嚴重皰疹病毒感染,特別是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該藥通過阻斷病毒DNA鏈延伸發揮作用,使用時需監測電解質平衡。可能出現貧血或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通常作為二線治療方案。
皰疹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保持皮損清潔干燥,避免抓撓防止繼發感染。發作期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適當補充賴氨酸可能有助于抑制病毒復制。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誘發復發。出現發熱、皰疹擴散或持續疼痛時應及時復診,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內臟皰疹感染風險。治療期間禁止共用毛巾等個人物品,生殖器皰疹患者應避免性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