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肥大可通過局部熱敷按摩、調整咀嚼習慣、注射肉毒素、超聲刀治療、手術切除等方式改善,通常由長期單側咀嚼、精神緊張、遺傳因素、磨牙癥、顳下頜關節紊亂等原因引起。
1、熱敷按摩:
每日用40℃熱毛巾敷于咬肌處15分鐘,配合指腹打圈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咀嚼口香糖后冰敷可緩解肌肉緊張,避免過度使用咬肌導致代償性肥大。
2、習慣調整:
避免長期咀嚼硬物或口香糖,左右兩側交替咀嚼食物。有磨牙習慣者需佩戴咬合墊,夜間睡眠時保持上下牙輕微分離,減少無意識咬合動作對咬肌的刺激。
3、肉毒素注射:
通過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阻斷神經肌肉傳導,常用保妥適、衡力、麗舒妥等品牌。注射后2周顯效,可維持4-6個月,需每半年重復注射以維持效果。
4、超聲刀治療:
利用高強度聚焦超聲波選擇性破壞咬肌部分肌纖維,促使肌肉體積縮小。3次為一個療程,每次間隔1個月,適合不愿接受注射或手術的求美者。
5、手術切除:
對頑固性咬肌肥大可采用咬肌部分切除術或下頜角截骨術,全麻下經口腔內切口去除部分肌肉組織,術后需佩戴彈力頭套1個月防止血腫形成。
日常飲食選擇軟質食物如豆腐、蒸蛋、燕麥粥,減少牛肉干等耐嚼食品攝入。配合頸部拉伸運動及深呼吸練習緩解緊張性咬合,若伴隨顳下頜關節彈響或疼痛需及時就診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