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脫皮可能由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銀屑病或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保濕護理、外用藥物、抗真菌治療等方式改善。
皮膚干燥是脫皮最常見的原因,秋冬季節空氣濕度低或過度清潔會破壞皮膚屏障。建議使用含尿素、神經酰胺的保濕霜,避免頻繁使用皂基潔面產品。接觸性皮炎多因化妝品、金屬飾品等過敏原刺激導致,表現為局部紅斑伴脫屑。需停用可疑致敏物,短期涂抹弱效糖皮質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
脂溢性皮炎常見于鼻翼、眉弓等皮脂腺豐富區域,與馬拉色菌過度增殖相關??蛇x用含酮康唑的洗劑清潔,配合二硫化硒洗劑控制油脂分泌。銀屑病典型表現為銀白色鱗屑,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卡泊三醇軟膏或光療。真菌感染如體癬會出現環狀脫屑,需通過皮膚鏡確診后口服特比萘芬。
若脫皮持續兩周未緩解,伴隨紅腫、滲液或全身皮疹,需排查系統性疾病的皮膚表現。糖尿病患者出現頑固性脫皮時應監測血糖水平。日常避免用手撕扯皮屑,溫水洗臉后及時涂抹保濕產品能有效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