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肺炎是肺部終末細支氣管及肺泡的急性炎癥,醫學上稱為小葉性肺炎,主要由細菌、病毒或支原體感染引起。
支氣管肺炎的典型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咳痰和呼吸急促。早期可能僅有低熱和干咳,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黃膿痰、呼吸頻率增快,嬰幼兒可能出現拒奶或煩躁。重癥患者可見口唇發紺、三凹征等缺氧表現。
病原體感染是支氣管肺炎的主要病因。細菌感染以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多見;病毒感染常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支原體感染好發于學齡期兒童。免疫力低下、吸入異物、長期臥床等因素可增加患病風險。
診斷需結合胸部X線檢查,典型表現為肺紋理增粗伴斑片狀陰影。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實驗室檢查有助于判斷感染類型。痰培養或咽拭子核酸檢測可明確病原體。
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針對性方案。細菌感染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等抗生素;支原體感染首選阿奇霉素;病毒感染以對癥支持為主。同時需配合退熱、祛痰等對癥處理,重癥患者需氧療或住院治療。
預防支氣管肺炎需注意手衛生、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保持室內通風,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嬰幼兒喂養時注意防止嗆咳,老年人需加強口腔護理。出現持續發熱或呼吸困難應及時就醫。